4 月 30 日,商場調研機構 Canalys 發布了關于我國智能手機商場的最新出貨量統計陳述。陳述顯示,2019 年第一季度,蘋果 iPhone 在我國出貨量同比下降了 30%。相比之下,華為逆勢增加 41%,持續占有主導地位。深圳蘋果售后維修點
根據陳述,2019 年第一季度,我國智能手機商場同比萎縮 3%,總出貨量詳細為 8800 萬部,為六年來最差的商場體現。華為依然是我國商場領導者,并且是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中,唯一一家能夠逆勢增加的手機廠商,華為(包括榮耀)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了 2990 萬部,商場份額增加到了創紀錄的 34%,較上一年同期增加超過 10%。
緊隨其后的是 OPPO、vivo、小米和蘋果,這四家的出貨量均同比下降。其中 OPPO 在 2019 年第一季度的出貨量為 1680 萬部,同比跌落 4%,商場份額為 19.1%。vivo 在上一季的出貨量為 1500 萬部,同比跌落 2%,商場份額為 17.1%。小米是國產手機廠商中跌幅最大的一家,出貨量為 1050 萬部,跌幅 13%,商場份額從 13.3% 下降到了 11.9%。
對于蘋果,在 2019 年第一季度,iPhone 的出貨量僅為 650 萬部,創下兩年來的最大跌幅,下降起伏高達 30%,商場份額從 10.2% 下降到 7.4%。
Canalys 分析師 Mo Jia 表示:“蘋果在我國的體現令人擔憂,因為 iPhone 出貨量最糟糕的季度通常是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而不是第一季度,畢竟新設備還滿足新鮮。為此,蘋果現已采取了降低 iPhone 零售價格的行動,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來自渠道合作伙伴的壓力。
分析師還表示,“雖然 iPhone 在我國的安裝基數遠超過 3 億部,但蘋果怎么阻止用戶拋棄 iPhone 而轉向 Android 陣營至關重要。蘋果在我國面臨著一項重要挑戰,即怎么像在西方商場那樣迅速完成軟件和服務的本地化,因為 iPhone 的硬件在我國比在其他商場更易于受到競賽。因而,假如明年能引入 5G 等最新功能,以及本地化軟件,對于避免iPhone 需求進一步萎縮非常重要。”
就整個我國商場而言,分析師 Mo Jia 稱:“我國智能手機下滑已略有放緩,在經歷了糟糕的一年之后終于有所緩解。面對有史以來最強的競賽對手華為,各大廠商都在全速前進,發布新產品,加大營銷投入,以堅持商場份額。在本季度,華為增加了對實體店的出資,使用本身的規劃在競賽中擊敗了規劃較小的廠商,華為現已深化到我國的農村地區。”
Mo Jia 彌補稱:“華為還晉級了許多零售店的外觀設計和體驗,并在店中增加了更廣泛的消費物聯網設備和配件組合,以吸引更多的客流量。這些出資將有助于華為從其他廠商中獲得更多客戶,比方來自 OPPO 和 vivo 的客戶,而曩昔幾年,這兩家手機廠商在線下渠道享有絕對優勢。”
Canalys 另一位分析師 Yiting Guan 表示,“OPPO 和 vivo 都在改變自家的產品戰略,以樹立全新的品牌。vivo 在我國正尋求更大的產品組合,以覆蓋比以前更廣泛的消費者集體,目前供給了多達 7 個產品系列。OPPO 已將重點放在最新的 Reno 系列上,以康復其在中高端商場的吸引力。更有意思的是,OPPO 的 RealMe 衍生產品線也已從印度引入我國,與小米和華為在低端商場展開競賽,包括榮耀。”
小米在今年第一季的體現相較上一年第四季的疲弱有所改善,因為改進了渠道庫存情況,但該季度的出貨量和商場份額仍較上年同期下滑。Yiting Guan 表示:“由于各大廠商的發力,小米本來的地盤已變得越來越擁堵,而給予紅米品牌更多的自主權,讓其在低端商場競賽,將更有助于小米品牌在高端商場迎來新的增加。雖然小米的消費物聯網設備在我國取得了成功,但智能手機仍是核心業務,堅持智能手機商場份額的增加將能夠轉化為用戶基礎的擴大,這對小米的全體戰略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