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初,華為的發展非常順利。5月15日,事情發生了變化。美國商務部出于安全考慮將華為列入實體企業名單。因此,這家制造商無法進入其美國供應鏈。2018年,該公司在美國投入了110億美元。華為表示,他們早已預料到美國會采取這種行動,并已積累了部分零部件的庫存。

但華為無法迅速取代谷歌的授權版Android。這使得華為的新機型無法使用谷歌的Android應用程序,如地圖、搜索、谷歌播放商店、Gmail、Drive等。這些限制不會影響華為在國內銷售,因為大多數谷歌應用程序在我們中國是被禁止的。但這確實影響了華為在國際上的的銷售。華為為其Mate 30旗艦系列使用了開源版本的Android,并安裝了自己的AppGallery商店。對于即將推出的P40系列,該公司將推出自己的華為移動服務,包括一個由TomTom支持的地圖應用。
最近,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美國可能會升級對華為的攻擊
華為的情況會變得更糟嗎?當然可以。他們購買所需組件和軟件的一種方式是通過外國公司購買。只要外國制造的部件中美國制造的不到25%按價值計算,美國對華為這樣的外國實體的收購沒有控制權。但美國商務部正考慮將這一門檻降至10%,無論從何種角度看,這都將進一步損害華為的利益。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報道,華為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任正非預計,美國可能會加大對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制造商華為的打擊力度。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任正非說:“今年美國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對華為的打擊力度,但我認為這對華為的業務影響不會太大。”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正在參加同一個經濟會議。這名高管補充道:“今年是2020年,因為我們已經從去年獲得了經驗,我們的團隊也更強大了,我認為我們更有信心在未來的攻擊中生存下來。”
去年年初,華為預測2019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3億部,并有可能從長期領先的三星手中奪走第一的位置。盡管全球銷售受到美國供應鏈禁令的影響,但華為受益于中國消費者愛國主義情緒的上升。后者認為華為受到了美國不公平的欺凌。該公司表示,去年其智能手機出貨量為2.4億部,雖然沒有超過三星,但華為確實排在蘋果之后,位列第二。
任正非說,華為計劃在供應鏈禁令之前囤積零部件,他說華為在他所說的“b計劃”上花費了數十億美元。這位高管指出,如果不是美國對華為的侵犯,它就不會花這筆錢。他指出,“如果我們有這種來自美國的安全感在美國,我們沒有必要提出這些后備計劃。由于我們沒有那種安全感,我們花了數千億美元來實施我們自己的b計劃。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頂住了第一輪攻擊。”
原創文章,作者:找果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