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hone 11推動了蘋果在歐洲、澳大利亞和日本的銷售
從6月開始到9月結束的2019年第三季度,蘋果在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五大歐洲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中占據了令人印象深刻的18.9%。這一數字比一年前的16.3%有所上升,主要歸功于iPhone 11系列的成功。蘋果最新的旗艦產品僅發售了11天,但在整個3個月里卻占了歐洲iPhone總銷量的7.4%。據報道,便宜的iPhone 11在銷量上領先,但Kantar稱iPhone 11 Pro系列也不甘落后。推薦閱讀:IPHONE 11銷量強勁超預期
蘋果上個季度經歷強勁增長的其他市場包括澳大利亞和日本。在澳大利亞,蘋果的市場份額從35.5%升至39.6%;在日本,iPhone 11系列產品的受歡迎程度幫助該品牌的市場份額從一年前的29.6%飆升至39.9%。
隨著三星在歐洲市場的強勁增長,iPhone 11的銷售推動了蘋果的反彈
有報道稱,iPhone 11在中國的表現也相當不錯,但這顯然不足以抵擋上一季度的競爭,因為蘋果的市場份額從18.9%下降到了17.6%。同樣,據報道,美國的銷量也在上升——新機型占總銷量的10.2%——但強勁的競爭仍將iPhone的市場份額從12個月前的38.1%推高至36.1%。
三星是歐洲增長最快的品牌
與iOS不同的是,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統在今年夏季的幾個月里在中國市場健康增長,第二季度末市場份額為82.4%,高于12個月前的80.8%。本土品牌是最主要的原因——它們占了全部銷售額的79.3%——但華為和Honor無疑以46.8%的市場份額領跑。
同期,Android生態系統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也增長了1.8%,達到63.6%,盡管華為在這一事件中沒有扮演任何角色。Kantar稱,三星憑借Galaxy A10e和Galaxy A20在中低端市場的強勁增長領跑,而谷歌的Pixel 3a系列和LG的budget系列也表現不俗。

今年第三季度,安卓在歐洲五大市場的市場份額從2018年的82.4%降至80.9%,但三星憑借強勁的增長成功逆市而上。這家韓國巨頭成為該地區增長最快的品牌,其市場份額增長了5.9%,達到38.4%,達到四年來的最高水平。根據Kantar提供的數據,三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Galaxy Note 10和改造后的Galaxy A系列,后者已經成功挑戰了小米和華為。這一陣容占據了前10名暢銷手機中的5款,并占據了Galaxy A50、Galaxy A40和Galaxy A20e的前3名。
三星沒有提供有關其全球業績的進一步信息,也沒有提供有關華為、小米或其他任何Android制造商的任何數據。幸運的是,我們確實知道Android平臺在日本和澳大利亞的表現——答案是相當糟糕的。過去三個月里,Android在日本的市場份額從近70%降至59%,而在澳大利亞,60%的智能手機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低于2018年的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