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網上都在炒作聯想關于5G的投票事項,覺得就是由于聯想導致華為失去了短碼的主導權,無論聯想怎樣解說,我們反正就是鐵了心的覺得他有錯。
但其實5G規范有三個場景,2016年斷定的僅僅三分之一,6月份將會斷定剩余的三分之二了,僅僅不知道這次華為或者說國內的企業會提出什么計劃,又將會怎樣投票呢?

關于5G規范的三個場景,分別是eMBB場景編碼計劃,現在選用的數據信道使用LDPC,而操控信道選用的是Polar。這個場景對應的是3D及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帶事務場景。
剩余的兩個場景分別是:1、mMTC對應大規模物聯網事務場景;2、URLLC對應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求低時延、高牢靠銜接的事務。

當然從現在的事務來看,eMBB場景編碼計劃可能是贏利最直接的,由于關系到手機等高速上網終端,但從久遠來看,第二個、第三個場景相同體現不俗,尤其在我國智制、人工智能的開展上顯得更為重要。
由于未來萬物互聯網時代,物聯網終端數將大大超越手機終端,而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則是未來人工智能開展的重中之重,每一個的商業價值都不低于手機等移動終端。

盡管各公司都保持著神秘,沒有泄漏會拿出什么計劃,鑒于3GPP是一個根據企業間的非政府安排,各國政府都不得干涉,只有靠各成員間的相關妥協和支撐。但經過聯想這一次事情之后,信任國內廠商已經沒人敢亂投票啊,至少有點瞻前顧后了,你覺得呢?且看6月份的兩項規范之爭又將是什么成果。